Bust Shot

Bust Shot

Wednesday, November 30, 2011

象样的教会




罗锡为牧师



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教会。」



每一个来到教会的人,心里都有一个「模样」,用来比一比他们参加的教会象样不象样。你心中的教会到底像不象样?



可是,圣经里的教会的「表样」(images),神的儿子有没有注意到?圣经没有列出教会规格的「名细单」(specifications)。圣经多以图画,隐喻,象征等来让跟从祂的人,明白神心中的教会应许是什么样子。



例如葡萄树与枝子,说明神是栽培的人。教会是个以圣洁妆扮的「新妇」,是以基督为房角石的「灵宫」,是连于「元首」的基督身体,是神栽种的「葡萄园」,是神是天父我们是儿女的大「家庭」,是神的「国度」,是主耶稣牧养和舍命拯救的「羊群」。

基督是照着那些形象来建立我们,成为合神心意的教会。




Saturday, November 26, 2011

灵修是什么?





罗锡为牧师



  「神的话比蜂房滴下来的蜜更甘甜。」



灵修是什么?



灵修不是念经,也不是研经。



研经是需要的,但研经是学习,在头脑上的工夫多,不是灵修。



灵修是灵性的操练,得力处不在属灵知识的增加,而在心灵里亲近了主。



在繁忙的都市的生活中,老是在追赶着业绩啊,死线啊,或什么的,或者被那些东西追赶着。这不是不灵修的借口。人愈忙,愈显得亲近神的重要。神的儿女,在百忙中总要腾出时间来亲近神的动力,为的是什么?



得着每天为主而活的能力。能力从那里而来?从神的爱而来。



是神的爱吸引着我们,把我们带到祂面前,向祂敞开自己,让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。于是,神话语的亮光临到我们,叫我们解决了心中的难题。



神的爱吸引我们,向神倾吐心底的话。不一定要搬出一大批祷告事项。或许,求问神些什么,或许,没有求问些什么,都不重要。千万不要把灵修当做要办的一件事,忙于要完成的做基督徒的责任。灵修不是责任,而是权利。灵修先是把自己呈现在爱我们的主的跟前,在被祂爱着的感觉中,即是神的同在中,渴慕祂,需要祂,每天向神说我爱祢。



在忽忙的生活中,调整步伐,慢下来,享受一刻与主交谈的甜蜜,那就是灵修了。




Thursday, November 03, 2011

前基士拿教主死了

为什么异教有机可乘?
罗锡为牧师

在闹市中,不时会有一批穿着黄色印度教僧袍的洋人,也有华人在内,在街头跳舞和念诵印度教经文。这个教派从美国来的,叫基士拿教,其前教主Swami Bhaktipada上个礼拜在印度死了。

有一部电影叫《性烟》(Holy Smoke),琪温丝莉饰演澳洲少女,去印度游历,追随了一位印度教教主。家人请来专家给她「反洗脑」,也不能改变她的信仰。那个教派就是基士拿教,是印度教一支新兴的教派。

那位常常见报,信徒众多,在西维真尼亚州建了个吸引许多游客的「属灵迪斯尼乐园」的Swami Bhaktipada,不是印度人。他是美国出生,父亲是浸信教会牧师,却改信印度教,成为教主。

基士拿教能在富裕的西方社会,吸收信徒,特别是青年人,其中很多曾经去过教会,父母是基督徒。有些放弃学业,离家出走,过着群居生活,追求神袐的宗教经验。它的吸引力在那里?

包括Swami Bhaktipada在内,这些人厌倦了教会的权力架构和领袖的伪善,而寻求直指人心的宗教说法。许多教会不传福音,或者传的福音只表面上安慰人的心灵,并没有要求有深刻的悔改和重生经验。注重头脑的知识,却把明心见性的灵修操练搁在一旁。团契生活没有要求彼此的委身,而流于肤浅的社交。于是,总总光怪陆离的新兴教派就会来叩人的心门。

Tuesday, October 18, 2011

方舟迷思


为方舟迷思,牧者吐心声

罗锡为牧师



方舟,照圣经所载,及后来有人按尺寸复制,无疑是一个很「触目」的「建造体」(structure),长133公尺,寛22公尺,高13公尺。



像巴比塔一样,方舟是圣经记载的史前史一个重要的标记。但方舟与洪水的故事,比巴别塔流传广泛,因为世界各地的先民,很多都有洪水的传说。


圣经有很多古迹和文物都遗失了,而引起历代的信徒,历史学者和圣经学者的追寻。大件的有约柜,传说给流亡者带到埃及一个叫Elephentine的地方。那里有一个曾十分繁荣的犹太小区,他们建造过一座圣殿。Indiana Jones有一集是以约柜为主题。我认为是拍得最好,也最发人深省的一集,因为约柜给人找了出来,不是好事,让幻象心魔跑出来,致人于死世。


小件有主耶稣立主餐时用的「圣杯」,掺入了十架军东征和圣殿骑士的传说,和一个所谓罗马教会的「秘密」。「达文西密码」果然做成一个「寻宝热潮」,宝物当然就是那个「圣杯」,把大批游客引到那些相关的「胜地」。这个商业噱头,大卖特卖。


至于方舟的下落,也没有人放过去追寻。历代以来,圣物(relics)收藏者,朝圣者,考古队和媒体 (BBC,国家地理杂志),搜遍土耳其群山无觅处。


方舟和洪水是一段「史前史」,找不到方舟,不会推翻圣经的可信性。那一个触目的建造体曾在某处存在过,因年代久远,木结构腐化分解,而成为滋养大地的肥料,大有可能。圣经可信,并不凭发现约柜、圣杯和方舟而确立。如果要那东西出土后方能证明圣经的可信性,那么我们的信仰,和今天所谓的方舟的发现,仍是个「悬案」。


我曾在时代论坛教牧热点专栏的另文说过,如果把基督教信仰和那些神圣遗物或遗迹连上关系,会导人迷信。


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信主后,太后下令搜寻耶稣的十字架,从圣地带回来的「十架遗物」,足以盖一座房子。那幅声称印上主耶稣遗容的「杜伦裹尸布」,被供奉为圣物,却没能藉「炭十四」测试,确定它是主耶稣的时代的。


假如从亚拉腊山找到了一些木片,就能以科学方法,如「炭十四」去验证它是方舟的遗物吗?我想比测试「杜伦裹尸布」有更大的技术性困难。例如,方舟是史前的历史,凭什么去确定它的年份?今天,无论是圣经学者或考古家都不会根据《司可福圣经》所采用的乌斯撒尔主教(Archbishop James Ussher)计算法,以创世记家谱记录的年岁,推断创世的年份为主前4004年吧。

至今,考古学还没有发现「方舟」。考古学和拍福音电影是两回事。今天很多基督徒和未信主的朋友,让这个方舟的迷思把信仰混淆了。万一有人以为真的发现了方舟,也被误导以为方舟的出土就证明了基督教信仰是真的。后来,可能发现,那些证据和纪录片,只是表现某些人对方舟的迷思而发的热心,一切问题,最终都要牧者去应付。

「方舟」给言之凿凿的作大,令我这个做牧师的愈来愈担心。


(本文改写自刊登于第一城浸信会20121023/23日周刊的「牧者心声」,略作改写。)


Friday, September 30, 2011

你是谁?

你是谁? 罗锡为牧师 人若问你你是谁?你会怎样回答? 对不同的人,在不同的场合,你会有不同的答案。例如问我,在教会中,我是牧师。在家里是丈夫,爸爸。在外地,是游客。 那么,在基督里,你又是谁? 神的儿女。(罗8:14-14, 加3:26, 约1:12) 神的新创造。(林后5:17) 与基督同为神的「继承人」(后裔)(加4:6-7, 罗8:17) 神派驻世界的和好的大使。(林后5:18-19) 圣徒。(弗1:1,林前1:2,腓1:1,西1:2) 天国的子民。(弗2:19, 腓3:20) 光明之子。(帖前5:5) 蒙神拣选的族类,尊贵的祭司,圣洁的国民。(彼前2:9) 世界逆旅的过客。(彼前2:11)

Wednesday, September 21, 2011

感恩,流动


日期: 2011-09-04

「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,且在家中擘饼,存着欢喜、诚实的心用饭,赞美神,得众民的喜爱。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们。」(徒2:46-47)

今年没有联合感恩崇拜。
联合崇拜是让我们看见各堂聚会的大场面。不过,不必联合崇拜,也可以察觉教会愈来愈人多。有一位姊妹眼见第二堂崇拜来了差不多四百人,很着急的向我建议增加一排座位。那实在是不可能了。如果教会为人数增加,而烦恼的话,那是个值得为之而感恩的问题。



《使徒行传》记录了耶路撒冷教会在「人数」增加的现象之外,一个由初信到长成的「门徒流程」。

一、 相爱︰「在家中擘饼,存着欢喜、诚实的心用饭」。不能爱看得见的弟兄,怎能爱那看不见的神呢?从建立团契、彼此服侍做起。

二、 爱神︰「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,且在家中……赞美神」。不单在小组里团契,也在大堂里敬拜主,事奉神。

三、 爱世界︰「得众民的喜爱。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们。」在小区有美好的见证,领人归主,把他们都带进「门徒流程」。

活水的江河是流动的。愿我们教会,顺着这个「门徒流程」流动。

你的工作快乐吗?

罗锡为牧师 美国《福布斯》财经杂志最近列出的「十大」最快乐工作,以最大比例从业员认为自己的工作快乐排行。猜猜谁居榜首?猜猜他们为什么快乐? 1.牧师︰所有的牧师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最快乐。 2.消防员:可以帮到别人令他们快乐。 3.理疗师:既可以参加社会交流,又能帮助其他人。 4.作家:报酬有时很低,甚至根本没有,但书写会让他们感到幸福无比。 5.特教教师:年薪不到5 万美元,而且学生有特殊需要,却教他们很有工作的满足感。 6.教师:尽管政府投在教育的资金不足、课堂纪律混乱,却吸引着无数年轻的理想主义者进来。 7.艺术家:艰苦训练让许多人望而生畏,却自得其乐。 8.心理学家:可能无法真正解决别人的问题,但他们通常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。 9.金融服务销售代理。 10.操作工程师:经常操作大型的工具,但可挑选的工作种类很多。 十大快乐工作,没有富豪的份儿。原因工作的快乐,不是来自薪酬。高薪行业,不一定快乐。如果能帮助别人,能学习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,或能发挥创作天作,就会有一份工作的满足感和自豪感。 快乐工作的调查,做过很多。牧师这一行总是排行第一,除了上述的理由,让「做神的工作的人」快乐之外,还有一个,就是「召命感」。他们都确认所做的事,是应上帝的呼召去做,就算没有报酬也要做。 我们相信,要敬业乐业。人能乐业,必须从工作找到使他快乐的原因,找到一份快乐的工作,千金不换。

Thursday, July 21, 2011

莫让你拥有的东西讨你的命﹗

罗锡为牧师

「你所拥有的东西要讨你的命。」(路加福音12:20参《新译本》意译)

路加福音记载的主耶稣的比喻中,有夜半借饼、向父亲求鱼和无知财主的比喻。

借饼的比喻,旨在说明我们的好朋友上帝,会把我们「需要的东西」拿给我们。

求鱼的比喻,引证天父会把「最好的东西」赐给祂的儿女。

许多时候,我们只关心目前需要的东西,而向上帝求,而没有想过,什么是上帝心中,以为是对我们最好的东西。

主耶稣用无知的财主的比喻,进一步让祂的门徒明白,我们以为上半辈子累积财富,下半辈子可安享无忧。最精警的一句,是上帝对财主的当头棒喝︰

「笨蛋﹗今天晚上,你所拥有的东西要讨你的命,你所筹措的一切,要归给谁呢?」

我们常以为,要我们的命的,是因为我们缺乏需用的东西。那些东西,上帝说不用忧虑,祂每一天会供应。无知的财主可怜的下场,是他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他的财产。他拥有太多了,那东西结果要了他的命。

最近搬家,把家里一半的东西都丢弃了,或送了出去。这些东西一直藏在家里平时不为意,或堆屯已久,视而不见。到搬家时就知道,那是个负累。搬家所费的大部份精力,让自己给劳累得要死的,是处理这些不常用,或没用过的东西。很多最后都送进垃圾房去。想过租个「迷你仓」存着,但租金不便宜,为什么要费神和花钱去存放那些用不着的对象?

或许,我们不要等到搬家时,或我们的生命要给拿走时,才盘点和估计我们所拥有的东西,是否有价值。作主门徒的人,要懂得放下,交托,减磅,摆上,轻身上路,跟随主脚踪。


Wednesday, June 29, 2011

我的减肥「套餐」


罗锡为牧师
有许多病,不是传染的,而与生活方式有关。吃药不能治好那些病,改变生活方式却可以。例如高血压,那是个都市病,而且是香港人的杀手。

一位中医师说,高血压是病征,它不是病,但能引起其他病。降血压药没有治疗「血压」。

最近两年,我的血压在警戒线徘徊。至大半年前,医生看见我的高压太高了,要吃药了。于是,一吃就九个月,血压没有降下来。起初不为意自己「中厚」了,有一天发现裤子腰围太紧,皮带扣不上去。
红灯亮了,警号也响了,还不下工夫?

市面有不少「减肥套餐」,有的是「食疗」,有的是「抽脂」,也有些是混合的,为了瘦身,要付出一笔费用。我的这一个减肥和减压「套餐」,是改变生活方式和运动,不花一毛,只要有恒心,一定凑效。血压、「中厚」和许多因生活方式而引发的病,其实是我们没有按上帝创造人时所定的身体的规律作息和运作,乖乖的照顾起息作业,身体自然健康。

运动是公认减肥最有效的方法。从那一天起,调整日常作业的流程,腾出时间去运动。人是愈忙愈肥的,要多吃来提神,等别是「零食」,英文叫「垃圾食物」,即卡路里高而营养低的食物。血压如果不是遗传的,就是与工作压力挂钩。健康比工作重要,也不要把太多事情挂在心头,交托给上帝。减压会使你量血压时,读到的数字漂亮一点。几个月下来,扣皮带时一个孔再一个孔的往后退。再见医生时,发现我的血压「太低」,可以减药,继续保持,至终可以不必服药。

Monday, May 09, 2011

与主同行

罗锡为牧师

上个礼拜,和师母两人,在长洲的一个小山岗上的小屋里,退修了几天。

真正的退修,非有三天时间,离开繁嚣俗务,才可以慢下来,渐渐进入心灵的宁静隐密处,听到圣灵的细语。

退修需要两样东西—时间和空间。自从重返牧会的事奉后岗位后,退修变成我的生活上的「奢侈品」,因为我最缺乏的是时间和空间。

说来真是矛盾,常常鼓励同工和弟兄姊妹多安静、多退修,但身七年来,这才是第一遭。

退修,可以跟随灵修导师的带领,按一套灵修法,在一个特定的时间,做灵修的操练。也可以是没有时间表,没有程序,没有目的,没有什么事情要完成的,即是可以什么都不做。

只是读经、看属灵书籍、散步、听海涛声,听鸟鸣、和听神的声音。平时的生活步伐太快了,神没法和我们说话,祂说了,我们也听不到,或听不清楚。只有当我们慢得快要停顿时,才有和神对话的空间。

在岛上,有和师母一起散步的时间,也有在晨光曦微时,环岛漫步,一边走,一边与主交谈,彷佛主在我身旁,其实祂常在我心间,把心思意念,向主陈明。这叫做「与主同行」的灵修法,像那一首「在花园里」的诗歌说︰「祂与我同行,又与我共话,对我说我属于祂。」

每天一个半小时的「与主同行」,不单操练敬虔,也操练了身体。既心无营役,身体也缷下了累赘。

Thursday, April 28, 2011

「虎父」发威

罗锡为牧师

美国华裔「虎妈」,教出「虎女」的故事,我不以为然。如果我的女儿还小,我不要像「虎妈」。

我不是虎爸,锡祺(师母)也不是虎妈。我们两个女儿也成不了虎女。孩子们能快快乐乐,健健康康的长大,我们就满足了。

有一本书写给父母看的书,叫做《六A力量》。很多「虎妈」看见书名,就毫不考虑的买,以为那本书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,在会考或高考会到6个A的佳绩。

那本书是教做爸爸的,如何成为儿女眼中的英雄。其实,孩子小时候,心目中第一个英雄就是爸爸,只不过爸爸后来没有发挥那6A的力量。当6A爸爸也不容易,对有些爸爸来说,比在高校拿6个A更难。那6个A是︰

    Acceptance接纳
Appreciation赞赏
 Affection关爱
Availability时间
Accountability责任
Authority权威

  六个A都不用付钱去卖,也不能卖得到。但是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最需要从爸爸身上得到的,就是这些。孩子们好的地方和坏的地方,大部份都是从父母学来的。孩子眼中有个英雄,而他的英雄就在他身边,他不必威迫利诱,也会上进,成为一个个爸爸心中的「虎儿」、「虎女」。

Wednesday, April 27, 2011

不要做「胡涂」

罗锡为牧师
2011-04-26
我不怕基督徒文盲,我只怕他圣经盲。

从前在一个「新区」(屋邨)牧会,会众许多是没上过学的妇女。不过,因为信了主,学习读圣经,终于读懂了圣经,认得许\多字,可以读报,破除了文盲。

我们一浸的长者区,设有「识字班」,教那些没有机会受教育的长者认字、写字。他们那一大把年纪,眼力和记忆都退步了,为何如此努力?为了能读圣经。

可是,今天许多人信了主,他们不是文盲,却都对圣经一无所知。为什么会如此?不是没有听过道吗?都听过,但没有认真的读经、上主日学和参加团契。每主日听道,浮光掠影,像雅各布书说,听了就马上忘记。

幸好,他日在天堂大门口,不用考「圣经通识」,否则很多基督徒进不去。不过,在地上为主而活,为主作见证,而完全搞不通信仰,那些信徒,遑论要做主门徒,简直是「胡涂」。

所以保罗勉励我们,不要作胡涂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。

提摩太与约书亚

罗锡为牧师

有些人的年纪,很难被人看得出,好像永远年轻。
圣经有两个人物,常被我们弄不清楚他们几岁了。一个是新约的提摩太,一个是旧约的乔舒亚。

提摩太是保罗的学生。保罗写了两封信去提点他,教他做牧师的道理,并且勉励他「不要叫人小看他年轻」。于是,提摩太就成为了教会「少年团契」常用的名字。其实,在提摩太前后两卷书信中,他已经是教会的「监督」身份,是教会的”supervisor”(监督一词原文直译之意)。论辈份,算是个「后进者」,他跟随保罗学习事奉,是保罗的属灵的儿子。但当得起监督职份,絶对不会是个少年人,或许已经进入「人生第二场」(the second half)。不过,在那些看着提摩太信主,成长的父执辈,他永远是个后辈。但是,保罗明白,新的一代领袖必须有出头的日子,而且自知被浇奠的时候到了,就鼓励提摩太承担监督的职份,在父执辈前,不必怯懦,以神的仆人的风范和榜样去领导教会。

约书亚也是一个在我们心中永远「年轻」的人物。我们总是记得他的师傅摩西在申命记三十一章,三次叮咛他,要他刚强壮胆。在老一辈领袖的眼中,对后继的人总是有点不放心,因为只是个「助手」。我们不要错觉,以为约书亚接任时,是个「初出茅庐」的小伙子。其实,那时,他追随了摩西四十年,是个屡建奇功的战士。进入迦南,乔舒亚和迦勒是两个硕果仅存的「老出埃及」。假设乔舒亚和迦勒年龄相若,按约书亚记14:7-10参考,他以以法莲支派的领袖的身份,获派为征察迦南地的探子时,应该有四十岁。是所谓「人生第二场」。进入迦南时八十岁,和摩西在荆棘火焰中蒙召时的年纪差不多。

约书亚的征服生涯,在进入迦南几年后就大致结束。上帝对他说︰「你老迈了,还有极多剩下的未得之地。」(书13:1)工作永远是做不完的,约书亚有了年纪,也要从前线退下来。但是,他的生命并没有生锈腐蚀。他负责分地,看见以色列人得享安宁,带领他们事奉神。一直活到一百一十岁,是个好生好死的硬汉子。

Thursday, April 21, 2011

「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…」



罗锡为牧师

「这血」,是主耶稣自己的宝血。
「新约」,是主耶稣藉祂在十字架上被钉死所流的鲜血。

这是主耶稣立主餐时,向门徒说的话,记在路加福音22:20。祂说,这血是为你们流出来的。

今天,是受苦节前夕,即「立主餐日」。有些教会在今天晚上聚会来记念。

十字架和血(主餐),都是我们和主耶稣之关系的记号,领主餐时要思想。有些教会,像改革宗教会,在主餐前一个礼拜,牧师就向会众宣布,要「虔备心灵」。在受苦节时,更要思想。教会在受苦节前四十日,就开始作预备。这段日子,在教会年历上,称为「预苦期」,有些教会称为「大斋期」,要求身心灵的操练和预备。

有一本老书,叫 魏德海(Leslie Weatherhead)所写。他说,「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」的「约」字,是犹太人婚礼所用的,是一个建立夫妻亲密关系的「立约」仪式。他引用一位芬德烈教授(J.A.Findlay)的研究,说为新娘洗脚,是犹太人婚仪中的一个节目。而主耶稣立主餐前,也为门徒洗脚。又正如许多先知把出埃及和旷野漂流的经历,说为上帝「邂逅」以色列人,又把「逾越节」说为上帝和祂子民结婚的仪式,那么,十字架和宝血,比作主耶稣把我们聘为妻的证物,也是很多「灵修默想」的主题。

十字架,把我们吸引到主耶稣跟前,十字架展示了祂的牺牲和大爱。我们要觉悟前非,放下自己,投在主怀里,与主合而为一,永远同居,以我们的爱还祂的爱,结合而为在基督身体里面的一个神圣的团契。

那么,十字架的作用,只是把人吸引来到主耶稣面前。

Wednesday, April 20, 2011

受浸之后


写给将于2011年5月1日受浸的基督「新门徒」

罗锡为牧师

使徒行传描述了耶路撒冷教会第一届「入会礼」的盛况︰

「这样,领受他话的人都受了浸,那一天门徒大约增加了三千人。他们都专心致志于使徒的教导、团契、擘饼和祈祷…」(使徒行传2:41)

入会的方式是藉「浸礼」与神立约。领受浸礼的人,都叫做「门徒」。教会没有要求他们上过「门训课程」才把「门徒」的身份颁给他们。当天受浸,当天就是「门徒」,在浸礼中,与主同死,与主同复活,一生一世跟随主。

受浸加入教会的人,都立了志愿,做主的门徒要做的事,就是专心致志于四件事︰

一、 使徒的教导
留心听道,勤于查考圣经,遵照神的仆人的教导而生活。

二、 团契
在主里肢体相交,人人都是团契的一份子,彼此守望,勉励和扶持。

三、 擘饼
守主餐,是一个记念主、等候主再来的礼仪。

四、 祷告
祷告,是个人和群体的敬拜生活。

没入浸礼的水,从浸池冒出来,你就是一个专心致志于这四件事的「门徒」。

圣经通识


罗锡为牧师

日期:2011-04-20
与两位传道人合教成人主日学「圣经通识」,发现有部份弟兄姊妹,对找圣经书卷有困难。如要读哥林多后书,因为不懂六十六卷圣经排列的顺序,不知道它是新约的、是书信,是保罗写的。从圣经目录去查,由头找到尾,所费需时。

又如要谈到圣经历史,不懂得创世记那几位重要人物的名字,包括:以色列史前的挪亚、以色列的三大族长和约瑟,根本就无从说下去。

那么,士师是谁?为什么有南北两国?犹大国被掳和归回的事件没有印象,就不用谈两约之间的事了。

谁能把十二支派、耶稣十二门徒、启示录七教会逐一数点。保罗三次巡回布道每一站头不用说了,至少能说出,最初从那个城市出发,而最后去到那个地方。

有一个老掉牙的笑话,说很多基督徒读圣经,从创世记开始读,却不能「出埃及」。

还有,知道这些「硬」知识、「冷知识」,也不一定读通了圣经。读通圣经,是能站在一个天国的瞭望台上,看到神对今日世界有何亮光,让我们在当下的生活里,行在主的旨意中。

Friday, April 08, 2011

磨利普通語

罗钖为牧师

主日崇拜後出發,晚上抵達海南省海口市。吃過晚飯馬上站講台,台下坐著海南省基督教兩會五十多位教牧同工,那是百年未逢的一次全省教牧同工退修會。

舟車勞頓,帶著微恙,體力尚未恢復,有點擔心能不能撐得住。看見同工們渴慕神話語的心,一邊聽道一邊打筆記,我也不敢怠慢,把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都端出來。

普通話生疏了,第一晚的講道來得有點吃力。第二、三晚漸漸進入狀態,可惜聚會要結束了。

從前,有一段時間,用普通語講道的機會多一點。特別到美國教會講道,很多時候要捲起舌頭說「官話」。也曾在一個國語教會當過幾個月攝理牧師。近年來,除了隨教會的差傳部去河南湖北交流時,要說點普通話外,差不多沒能派用場。

去年,到台灣旅行。宇宙光的義務總幹事社長林治平教授,請我在早會上跟同工靈修分享。林哥聽了我灑滿一地鐡鏽的國語後,對我說︰「你的國語退步了。」當年,他常拿我的國語跟梁燕城博士比較,說我的國語比他好。這一次,我不進則退,給梁燕城趕過頭了。

語言是一種溝通的工具。無論是書面語和口語,常用才會流暢、通順。很慚愧,這些年來,回到教會當牧師之後,很少到外面「領會」,缺乏練習。於是,做成這次努力地「捲舌」說普通話,舌頭打了結。

說普通話的人,佔全世界人口四份之一至五份之一。知恥近乎勇,為要向同胞還福音債,是時候把普通話,我這把生了鏽的刀,拿出來磨鋒利點了。

Thursday, April 07, 2011

人生第三场

罗锡为牧师

廉颇老矣。

圣经中有一位老者迦勒,八十五岁却不言老,请缨上阵,抢攻山区,要与身材魁梧的敌人作战,要拿下寛大坚固的城。

他出道四十五年,随长老官摩西,旷野漂流四十年,又与乔舒亚并肩作战,在迦南东征西讨。他这样看自己︰「现今我还很强壮,像摩西差派我去的那一天一样。无论是战争,是出入,我现在的力量和那时的力量一样。」

这有可能吗?自古美人如名将,不许人间见白头。不再年轻的迦勒,凭什么夸口,四十五年岁月的流逝,没有耗捐了他的体力和健康?

我们都听过鲍伯班福德的畅销名作《人生下半场》(Second Half)。这本书出来之后,我们都把人生分上半场、下半场来谈。其实,译者和读者都搞错了。书名应该译为「人生第二场」。

班福德原来是管理学大师彼得杜鲁克的学生,人生下半场的说法,是从老师借过来用的。杜鲁克他把成年的人生阶段分为三场。第一场是大学毕业或进入职场到四五十岁,这是人生起步,为了工作的成就而活。第二场是四五十岁到七十五岁,是寻找人生意义和实现理想的时候。然后,步入第三场。是个慢下来的时间,把人生的智慧,与人分享。杜鲁克享年九十六岁,在他的人生第三场,影响不减于当年。

而迦勒八十五岁了,进入了「人生第三场」。但凭天赋的体力,和坚强的意志,仍做着第二场的事—实现理想。他的理想是得着摩西应许给他的地方。(书14:9)年龄不是限制,在乎一个人的心志。而迦勒比别人不同,他另有一个心志,专心跟随耶和华。

从迦勒、杜鲁克、班福德身上,我们看见,人生无论是第一场、第二场或第三场,生活的步调不同,追求的目标不同,但都要活得一样的充实、精采。

Friday, March 18, 2011

旡言以祷



罗锡为牧师

日本大地震发生后,和谐频道马上叫我上去,响应一下。我沈思了几天,找不到可说的话,也不知怎样写一篇为日本祷告的祷文。

这和我的作风不同。我一向反应快,有什么危机、大事发生,马上就可以讲一篇道,发表一篇文章。

我默默为居住在日本的姻亲的平安祷告,也同情受灾的黎民百姓。


不懂得怎样求上帝去怎样指导日本首相,怎样去指导救灾、怎样去解决核电危机。

日本是个「灾难意识」很强的国家,比谁都有更充足的避难准备,并且建了号称世界第一坚固的防浪堤。他们吃过两颗原子弹,对「幅射」的警剔比谁都深。

我能想到的祷辞,顿觉肤浅,矫情。日本不需要一些不济事的「行货」祷文。

Thursday, March 17, 2011

日本核泄,末日浩劫


罗锡为牧师

「民族要起来攻打民族,国家要起来攻打国家,到处都将会饥荒地震,但这一切都只是临产阵痛的开始。」(马24:7-8《新汉语译本》)

雅虎网上新闻,以「末日浩劫」标题,形容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泄危机。何等怵目惊心﹗

2001年的911事件,双塔崩塌那一刻,有电视新闻评述员说,那是一个「启示录」的「末日场面」。

2004年南亚海啸、2005年美国大西洋飓风Katrina,2008年汶川地震、2010年海地地震、智利地震、菲律宾香港人质被杀事件,不久前的纽西兰大地震……

电视机和互联网,把这些灾难,恐怖活动,实时传到我们眼前。当场面的恐怖令人没法形容时,就会想到启示录,和末日。是的,一场核战,就可以把地球的文明摧毁。大自然的力量,随时可以把一个大城市,甚至一个国家吞灭。

天灾频仍、加上像福岛核电厂爆炸,和其他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,会产生恐慌、絶望的末日的心态,恐怕人类再活不下去。

没错,911、南亚海啸、汶川地震、日本海啸都是一些毁灭性的灾祸,但是都不是「末日」。圣经里《启示录》、《但以理书》和主耶稣在福音书所说的那些「末日场面」,称为「天启文学」(apocalyptics),是「开启」、「揭示」的意思,把敌对上帝的罪恶势力的真相暴露出来,并受到神的审判。同时,也要为一个新的国度「揭幕」。所以主耶稣说,那些必然会有的乱象和灾难,是「临产阵痛」。

圣经说,时间会有终结。圣经也说明,人类的罪恶,能造成毁灭性的灾难。不相信神的人,会对生态危机、核战威胁悲观、絶望,惊惶。纵使人自夸科学万能,人定胜天,仍然无法抵挡大自然的力量。但是,心中有神的人,相信上帝会救赎世界、扭转局面,存着盼望,憧憬新天新地的来临。

日本大地震并不是世界末日。启示录说,世界被邪恶的力量,被一场世纪的浩劫所吞灭的命运,是可以逆转。

经过日本海啸一劫后,我们将要怎样活下去?

Saturday, February 05, 2011